2017年2月18日至2017年6月26日,我在台湾宜兰大学留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闻。
摄于薛之谦电影《恰到好处》拍摄地三貂角灯塔
01政治
台湾大学生支持“台独”
台湾大学生反对两岸交流过于紧密,是因为担心台湾经济过于依赖大陆,大陆会以经济威胁,迫使台湾作出政治让步,威胁台湾主权;台湾大学生反对两岸服务贸易交流,是因为担心一旦开放,大陆资本进入台湾,控制台湾经济,对当地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到大陆说自己是出国,认为台湾和大陆是平等的,你有我有。但大陆民众传统潜意识里却持有国家应该统一的观念。这导致两岸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存在心理和情感认知障碍、不信任,无法真诚沟通,不利于两岸和谐发展。
拍摄于台湾绿岛
台湾大学生的“台独”倾向,除了与自身认知有关外,也与外部环境、台独政客或教师的传播有关。岛内“去中国化”思潮盛行,宣扬“大陆是大陆,台湾是台湾”的观念。自6月13日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官方关系以来,台当局认为北京当局打压其外交空间,在岛内宣扬“反华”思想。因台湾言论自由,有教师在课堂上公开表示“我们台湾旅游业对日韩游客开放,大陆游客近年减少是好事,大陆人素质低,购物时买廉价劣质商品,乱扔垃圾不文明,我们台湾不会欢迎他们。”
上述外部环境及台独政客的宣传,造成台湾青年对大陆整体印象负面,是台湾大学生倾向台独的主要因素。不过,台湾大学生也坦言,大陆发展迅速,自身经济基础落后大陆,但仍希望两岸关系是平等关系,而非从属关系。
拍摄于台湾最北端富贵角灯塔
02教育
台湾大学教育的发展、问题与机遇
1960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原因之一就是重视教育,当时大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学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经济竞争力连年下滑。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台湾大学教育未能成功转型,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出现“落差”。
台湾有70所普通大学、92所职专,但目前台湾人口只有2344万人。过去的盲目扩张、人口过剩,虽然带来暂时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已经显现。台湾有162所学校,专业分散,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创新驱动意识不够强。教育还停留在服务业等传统领域,对创新、变革、新技术不够敏感。受少子化影响,学生数量减少,大部分学校招生困难、经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问题,提出整合资源、合并学校,但碍于台湾自由的环境,有人反对学校合并,导致这个建议被搁置。
台湾教育以产学合作为主,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意愿较强,大二、大三学生也有机会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对企业、学校、学生都有利。
大陆与台湾有着相似的文化,台湾教育面临的问题可以为大陆大学教育起到警示作用,台湾教育的好经验也可以为大陆大学教育提供借鉴。
台湾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警示大陆大学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大陆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但在实际培养中,应用型硕士偏向学术型,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术实习、企业实习,毕业论文、企业实习没有很好地完成,毕业前匆忙完成论文。这样的行为对学校整体论文发表质量有重大影响,削弱了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解决措施:对于应用型硕士,学校提供师生相互选择的自由环境,研究生除了入学前指定导师外,可以自由选择其他老师的项目来完成,以项目取代传统的教学学分,其他老师也可以选择各个院系的学生做自己的项目。对于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各个院系的学生可以参与各种项目,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提高论文发表水平。
在宜兰樱花墓园拍摄的照片
台大跨学科创新教学
大学一年级非常重要,是大学学习生涯的基础,一年级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课题所涉及的知识,从而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习蓝图。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初期,是为了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受,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台湾大学的跨学科学院(又称虚拟学院)涵盖文学、社会科学、工程、管理、电子、生命科学、法律、生物农业、医学和科学等领域。所有在校学生,无论主修什么专业,都可以参与这个虚拟学院的课程。学校设立虚拟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找回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虚拟学院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思维,由纪录片导演讲授如何设计故事;第二部分是功能性课程,如音乐设计、温暖科技(关爱残障人士的科技)、木工实践、激光切割、3D电影、折纸大师系列等;第三部分是特殊课程,如车辆创新、发现交通问题、通过小组练习解决问题等。
虚拟学院的宗旨是打破院系制,以学生为主题,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打破知识的界限。
在台中清境农场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教学特色
助教制度,助教主要为研究生或学业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其工作内容为协助老师准备相关课程作业,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我们希望通过助教制度,实现老师、学生、助教三方共赢。
考试制度: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同等重要,可以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分散到期中考试中。
在翻转课堂体系中,大部分课程采用小组提交报告的方式,以学生叙述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查阅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自学能力。
心理学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做群体心理实验,比如羊群效应等。心理学课程分为:处境中的我——了解社会心理、身心调适——面对压力与疾病、艺术心理与生活、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我们开展素质拓展课程,通过城市探索,让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让团队找到学校附近服务最好的商店,讲解服务特色,分析优缺点,提出解决方案。老师帮助学生确定团队中的分工,包括财务、方案制定、资料查找、PPT制作等,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
拍摄于阿里山
宜兰大学学生心理训练特色
我们提供职业、兴趣探索等帮助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课程,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方向;我们制定专属于他们的压力处方,帮助学生学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应对方法;我们定制专属于他们的学习策略,通过简单的学习风格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属性和方法。
我们开展性别多元化活动,通过测试、游戏、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情性格,学会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包容差异,达到平衡。
在台湾最南端的垦丁鹅銮鼻灯塔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学生宿舍特色
宿舍设有辅导员办公室,方便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宿舍设有聊天休闲区,方便学生拓展人际关系,不呆在宿舍里。宿舍设有自助厨房服务,让学生不会私自购买厨具,减少火灾等事件的发生。宿舍设有通宵自习室,方便学生学习,晚上不会在宿舍自习,也不会打扰室友。
在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辅导员团队
辅导员大多为老年人,有的甚至已退休返聘,他们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参与学生的生活,通过与学生一起的活动,了解学生近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辅导员几乎会参与所有活动,相对而言,他们的行政工作较少。
每栋教学楼都设有辅导员办公室,布置温馨,有沙发、茶水,方便学生课间休息或者吃个快餐,实际效果非常显著,学生课间休息时喜欢到辅导员办公室喝茶聊天,辅导员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情况。
多于。
2017年2月18日至2017年6月26日,我在台湾宜兰大学留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闻。
摄于薛之谦电影《恰到好处》拍摄地三貂角灯塔
01政治
台湾大学生支持“台独”
台湾大学生反对两岸交流过于紧密,是因为担心台湾经济过于依赖大陆,大陆会以经济威胁,迫使台湾作出政治让步,威胁台湾主权;台湾大学生反对两岸服务贸易交流,是因为担心一旦开放,大陆资本进入台湾,控制台湾经济,对当地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到大陆说自己是出国,认为台湾和大陆是平等的,你有我有。但大陆民众传统潜意识里却持有国家应该统一的观念。这导致两岸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存在心理和情感认知障碍、不信任,无法真诚沟通,不利于两岸和谐发展。
拍摄于台湾绿岛
台湾大学生的“台独”倾向,除了与自身认知有关外,也与外部环境、台独政客或教师的传播有关。岛内“去中国化”思潮盛行,宣扬“大陆是大陆,台湾是台湾”的观念。自6月13日巴拿马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官方关系以来,台当局认为北京当局打压其外交空间,在岛内宣扬“反华”思想。因台湾言论自由,有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表示“我们台湾旅游业对日韩游客开放,这几年大陆游客减少是好事,大陆人素质低,购物时买廉价劣质商品,乱扔垃圾不文明,我们台湾不会欢迎他们。”
上述外部环境及台独政客的宣传,造成台湾青年对大陆整体印象负面,是台湾大学生倾向台独的主要因素。不过,台湾大学生也坦言,大陆发展迅速,自身经济基础落后大陆,但仍希望两岸关系是平等关系,而非从属关系。
拍摄于台湾最北端富贵角灯塔
02教育
台湾大学教育的发展、问题与机遇
1960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原因之一就是重视教育,当时大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大力发展学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经济竞争力连年下滑。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台湾大学教育未能成功转型,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出现“落差”。
台湾有70所普通大学、92所职专,但目前台湾人口只有2344万人。过去的盲目扩张、人口过剩,虽然带来暂时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已经显现。台湾有162所学校,专业分散,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创新驱动意识不够强。教育还停留在服务业等传统领域,对创新、变革、新技术不够敏感。受少子化影响,学生数量减少,大部分学校招生困难、经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问题,提出整合资源、合并学校,但碍于台湾自由的环境,有人反对学校合并,导致这个建议被搁置。
台湾教育以产学合作为主,企业较愿意参与学校教育,大二、大三学生也有机会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对企业、学校、学生都有利。
大陆与台湾有着相似的文化,台湾教育面临的问题可以为大陆大学教育起到警示作用,台湾教育的好经验也可以为大陆大学教育提供借鉴。
台湾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警示大陆大学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大陆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但在实际培养中,应用型硕士偏向学术型,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术实习、企业实习,毕业论文、企业实习没有很好地完成,毕业前匆忙完成论文。这样的行为对学校整体论文发表质量有重大影响,削弱了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解决措施:对于应用型硕士,学校提供师生相互选择的自由环境,研究生除了入学前指定导师外,可以自由选择其他老师的项目来完成,以项目取代传统的教学学分,其他老师也可以选择各院系的学生做自己的项目。对于学术型硕士,专心于学术研究,以项目为中心,各院系学生可以参与各种项目,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提高论文发表水平。
在宜兰樱花墓园拍摄的照片
台大跨学科创新教学
大学一年级非常重要,是大学学习生涯的基础,一年级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课题所涉及的知识,从而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习蓝图。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初期,是为了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受,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台湾大学的跨学科学院(又称虚拟学院)涵盖文学、社会科学、工程、管理、电子、生命科学、法律、生物农业、医学和科学等领域。所有在校学生,无论主修什么专业,都可以参与这个虚拟学院的课程。学校设立虚拟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找回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虚拟学院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思维,由纪录片导演讲授如何设计故事;第二部分是功能性课程,如音乐设计、温暖科技(关爱残障人士的科技)、木工实践、激光切割、3D电影、折纸大师系列等;第三部分是特殊课程,如车辆创新、发现交通问题、通过小组练习解决问题等。
虚拟学院的宗旨是打破院系制,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突破知识的界限。
在台中清境农场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教学特色
助教制度,助教主要为研究生或学业成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其工作内容为协助老师准备相关课程作业,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实验等。我们希望通过助教制度,实现老师、学生、助教三方共赢。
考试制度: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同等重要,可以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分散到期中考试中。
在翻转课堂体系中,大部分课程采用小组提交报告的方式,以学生叙述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查阅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自学能力。
心理学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做群体心理实验,比如羊群效应。心理学课程分为:处境中的我——了解社会心理、身心调适——面对压力与疾病、艺术心理与生活、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我们开展素质拓展课程,通过城市探索,让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让团队找到学校附近服务最好的商店,讲解服务特色,分析优缺点,提出解决方案。老师帮助学生确定团队中的分工,包括财务、方案制定、资料查找、PPT制作等,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
拍摄于阿里山
宜兰大学学生心理训练特色
我们提供职业、兴趣探索等帮助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课程,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方向;我们制定专属于他们的压力处方,帮助学生学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压力应对方法;我们定制专属于他们的学习策略,通过简单的学习风格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属性和方法。
我们开展性别多元化活动,通过测试、游戏、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情性格,学会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包容差异,达到平衡。
在台湾最南端的垦丁鹅銮鼻灯塔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学生宿舍特色
宿舍设有辅导员办公室,方便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宿舍设有聊天休闲区,方便学生拓展人际关系,不呆在宿舍里。宿舍设有自助厨房服务,让学生不会私自购买厨具,减少火灾等事件的发生。宿舍设有通宵自习室,方便学生学习,晚上不会在宿舍自习,也不会打扰室友。
在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拍摄的照片
宜兰大学辅导员团队
辅导员大多为老年人,有的甚至已退休返聘,他们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参与学生的生活,通过与学生一起的活动,了解学生近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辅导员几乎会参与所有活动,相对而言,他们的行政工作较少。
每栋教学楼都设有辅导员办公室,布置温馨,有沙发、茶水,方便学生课间休息或吃个快餐,实际效果非常显著,学生课间休息时喜欢到辅导员办公室喝茶聊天,辅导员也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情况。
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