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记者陈海宁报道)随着传统祭祀观念的转变,海葬、草坪葬、树葬等绿色殡葬形式近年来受到推崇。央视网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众多的绿色殡葬形式中,树葬成为长春市最受欢迎的形式。
树葬最受欢迎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明祭祀、绿色殡葬。对此,长春人文纪念园(西园)相继推出了多种让生命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形式:地葬、草坪葬、海葬、塔葬、树葬、花坛葬等,得到了逝者家属的认可。在众多形式中,树葬最受青睐。
央视网记者了解到,树葬在长春推出并销售一空已有七八年了。在西园众多的绿色殡葬形式中,树葬是唯一一种销售一空的。不过,受土地限制,树葬并不是每年都推出。“考虑到树葬的受欢迎程度,今年我们推出了120个树葬点。”长春人文纪念园刘学敏说。
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
“树木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这种安葬形式自然环保,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廉。”一位前来咨询树葬的市民表示,虽然花圃安葬最便宜,但鲜花容易枯萎,综合考虑后,她和家人更喜欢树葬。
据熙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树葬价格仅需一万多元,清明节期间还有优惠,比传统墓地便宜不少,“比我们推出的最便宜的传统墓地也便宜了近万元。”
土地使用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据刘学敏介绍,传统墓地一般占地3.5平方米,而树葬仅占地1平方米左右。二者相比,不仅成本更低,还节省用电。央视网记者了解到,长春目前已有400多处树葬,明年,长春将继续推广树葬这一绿色殡葬形式。“但由于用地限制,很难大规模推广。”刘学敏说。
目前,长春市采取的树葬方式是一树下埋一个骨灰盒,为了方便逝者家属辨认,墓牌平放在树下的地面上。“我们采用云杉树,树葬墓间距为3米。”刘学敏告诉央视网记者,明年开始树葬将采用一树下埋四个骨灰盒,树间距缩短至1米左右,以节省土地。此外,逝者家属购买树葬后,需缴纳20年的一次性管理费,园内卫生、安保等物业服务及树木栽培等均由工作人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