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荆州考古专家组12人参与考古发掘
荆州新闻网讯(记者 艾吉晓涵)继续关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消息。自该墓发掘以来,荆州专家一直驻守考古现场。该墓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墓葬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侯墓。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共出土珍贵文物一万余件,创造了多项第一和“考古纪录”。从11月14日开始,该墓进入主棺室考古发掘的重要阶段。
从主棺室中取出两件马蹄形金器
考古人员在清理主棺室时发现两件马蹄形金器,专家推测这可能是西汉时期的金制称重器。这两件金器虽然体积不大,但清洗后色泽鲜艳,十分显眼。两件金器形似马蹄,中间镂空,外侧有精美的花纹,其中一段金器上刻有“商”字。
马蹄金在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一般由皇帝赏赐、进献诸侯,或由诸侯向朝廷定制,用于大型贸易。这两种金器的出现,基本可以推断墓主人的贵贱地位。目前,主墓室发掘共出土金、铜、铁、玉、漆器及木、陶瓷、纺织品、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6000余件,加上车马坑等陪葬墓出土的文物,文物总数已逾万件。
从发掘、清理到临时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十多家机构的顶尖专家参与其中。目前,荆州有12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正在现场参与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
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在出土文物脱水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还有荆州的简牍修复和脱水技术专家亲赴发掘现场。由于简牍、木简还在鉴定中,棺椁已经损毁,目前还无法确定墓主人是哪一代海昏侯,需要在主墓区发掘完毕后才能确定。
据了解,后续发掘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先发掘主棺室,清理、提取棺材周边的文物;11月18日,确认1号主墓内棺材的位置;12月10日,将“包装好”的棺材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12月20日,清理棺材,出土文物将一一知晓;12月25日,组织专家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墓主人身份。
汉代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楚代的习俗,从墓葬结构上可以看出
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从墓地到墓葬区,再到都城遗址,如今,最为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终于呈现在世人眼前。荆州地区也曾出土过类似的汉墓。虽然等级没有那么高,但从墓葬结构、随葬品等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们的丧葬习俗和生活状况。
从墓葬结构和随葬品来看,海昏侯地位显赫。在汉代,海昏侯是一个封邑之王。汉元年,西楚霸王项羽封楚国前任国君公敖为临江王,都江陵,也就是现在的荆州。后来,汉景帝长子刘荣也被封为临江王。
在荆州发现的汉墓中,等级比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要低一些,但保存还算良好。从这些墓葬中也能看到汉代的丧葬制度。总体来说,汉墓继承了楚墓的丧葬特点,无论是墓碑还是随葬品,都有着楚文化延续的风格。
楚文化博大精深,秦统一中国后,继承了楚文化,包括行政机构、丧葬制度、服饰文化等。汉墓168号出土了麻鞋,楚人也穿麻鞋。也就是说,汉人的穿衣风格和样式,基本沿袭了楚人的穿衣风格和样式。
考古人员在海昏侯墓的藏室中出土了数十件木俑,有乐师、侍从、车马、仪仗等,木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此前,荆州地区出土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木俑。
海昏侯墓主棺室内出土了一幅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上面刻有孔子的生平、身高等信息,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这也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贵族阶层中受到高度推崇。从汉高祖开始,老子的不干涉主义一直是立国之本,但从汉武帝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实行深化制度改革、废除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的统一思想方针,在此次发掘的海昏侯墓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