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选择一个日子出去给祖先扫墓。这也是家庭聚会和春游的日子。
我的祖父母安葬在海宁盘山公墓。每年清明节,胡家人都会到盘山公墓扫墓,团聚。这一天,成为了所有人都期盼的一天。该活动去年因COVID-19疫情的影响而被取消。今年过年期间疫情再次出现,大家都担心今年的清明节可能会像去年一样被毁掉。庆幸的是,中国防控措施得力,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疫情蔓延。 3月初,官员宣布放松对人员流动的控制。清明节扫墓,已被提上大家庭的议事日程。胡家九个兄弟姐妹虽然年龄都很大,最小的叔叔已经70岁出头,大姐已经90多岁了,但他们已经相互联系,安排今年的清明聚会。我们期待它。见到我的兴奋难以抑制。
一年一度的扫墓活动,我的舅舅和舅妈是最忙、最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安排大家的迎送,还要负责联系晚宴的地点和路线。他们亲自、仔细、深思熟虑地做这件事。他们几十年来一直这样做,令人感动。
上午十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爷爷奶奶的坟墓。许多家庭已经抵达。我看到爷爷奶奶的墓碑已经修好了。原来的水泥板改为黑色抛光大理石碑,显得庄严肃穆。这一定是叔叔阿姨为大家做的一件好事。墓碑前摆放着鲜花和各种祭品。许多对红蜡烛在火焰中舞动。铁桶里已经积了半桶香灰,袅袅青烟升起。我们赶紧摆上供品,点燃香烛,双手合十,祭拜爷爷奶奶,心里默默地说:愿大家平安健康。
今年,远在河南新乡的叔叔也早早就向家人宣布,今年他会准时到达,和大家一起祭祖、扫墓,引起了全场阵阵掌声。毕竟他已经年近80岁了,腿脚一直受到遗传问题的困扰。他,能够来到这里,就说明他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他的大孙子现在在海宁无线电研究所工作。此行不仅祭拜了父母的坟墓,还见到了自己心爱的长孙,一石二鸟。
我的舅舅是胡家的大姐。今年,她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从加兴来到这里。虽然她是坐着轮椅来到墓地的,但从她的精神面貌上看不出她已经90岁了。 ,他的脸色明亮清爽,声音也一如既往的好听。我的大伯,也就是她的丈夫,十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我大叔的坟墓也放在蜀山,所以每次来蜀山,我们都会先去祭拜爷爷奶奶的坟,然后再去我叔叔的坟上烧香。我叔叔的两个女儿和我的两个表弟一见面就感觉很友好。无论多久不见,只要一见面,都会热闹。两个姐夫,一个冷静矜持,一个幽默热情。大家在一起,心情轻松、轻松。
我的母亲是胡家的第二个孩子。她一直以主持正义、敢于行动赢得大家的尊重。本来约定我们杭州人五个人参加,但在她的提议下,新婚的第三代甜甜和菲菲也参加了,给我们杭州的扫墓队伍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参加人数也增加到七人。一辆车不够,所以我和妻子开另一辆车。由于个人原因,我的驾照失效了。我的妻子是唯一一个必须做家里男人所做的工作的人。我真的感到很羞愧。由于老婆驾驶技术有限,不走高速公路,所以在原来的国道上小心翼翼地开车,开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也算是对她驾驶技术的考验。
我的表弟沉巍、沉艳,表弟陈永琪也从嘉兴赶来陪舅舅。郝波是胡家的老三。最近,在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她陪着女儿游山玩水的照片,让同辈姐妹们羡慕不已。今天我们见面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和表情。令人耳目一新。我的表弟陈永奇今天在饭桌上很活泼,能说会道,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
这次让大家感到遗憾的是,胡家老四尹叔叔身体不好。他听说自己中风并骨折,正在床上休息。他的叔叔和家人轮流照顾他,所以全家人都缺席。衷心祝愿银波早日康复。
胡家的六叔来自海盐,随行的还有她的儿子小明和孙女。我的姐夫也因为身体不好没有跟他一起去。叔叔的辛劳、热情好客和默默奉献总是令人感动。听小明说,为了给大家准备好她爱吃的咸菜和豆角,她连续工作了好几天,把自己做的美味一一带回家给各家各户。 。我舅舅的两个孙子和两个美女现在都在杭州打工。我祝愿他们一切顺利,事业成功。
胡家第七口德叔,现居海宁,与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他,德姨还有他们的女儿女婿。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我从未在墓地的坟墓上见过他们一家人。他们总是一家人提前赶到团圆酒店,迎接那里的大家,今年也不例外。 。大家见面时,德叔叔微笑着没有说话,而德阿姨和女儿则忙着四处打招呼,跟大家打招呼。他们快乐又活泼。
八叔,一看就知道他是胡家老八,今年团圆的费用他要承担。每次见到他,他话不多,但却是家族认可的人才。他的眼中似乎能看到智慧的光芒。这次,八叔八婶带着儿子们来了。八叔的儿子嘉宁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多才多艺。他不仅把工作搞得井井有条,还热爱旅游和摄影。他的摄影作品绝对是一流的。在这次活动中,他成为了大家的摄影师,但他说:如果我早知道的话,我就会带上摄影器材,拍出一些好照片。我想:只有专业人士才会这么说。
从墓地回来后,大家一起吃了晚饭。这次舅舅把酒店安排在离盘山陵园不远的一条古玩街边上。酒店拥有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我们一共35个人,分成两张大桌子,大家都在一起。我们这一桌有舅舅的孙子淼淼、舅舅的儿子一凡、侄子兼女婿邹飞、姐姐小群、表弟陈永琪。他们都很善于饮酒。互相敬酒,交换了一杯酒,四瓶红酒轻而易举。安顿好后,喝了一杯,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充满了欢笑和兴奋。我们这一桌的其他人,其中一些像我一样必须开车或喝得醉醺醺的,只能默默地坐在那里吃自己的食物。偶尔,他们也会端起酒杯,加入到敬酒的行列,但毕竟杯子里装的并不是酒,让我有自信。相反,我显得很紧张。庆幸的是,阿姨点的菜丰富可口,有鸡、鸭、鱼、臭豆腐、猪鬃球……让大家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餐后合影是每次团聚的保留项目。大家自觉地摆好位置,微笑着,留下又一个难忘的时刻。
重逢是短暂的,有太多的不舍。我们祝愿明年再见。
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