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孟母教子传说
孟母培育儿子的典故涵盖了诸多故事,诸如三次搬家选择邻居、剪断布匹比喻求学、为了诚信不欺骗儿子、孟子休妻等情节,描述的是孟母如何通过谨慎开端、激发志气、培养品德、鼓励学习,乃至以简约礼节塑造品格、以身作则教导,从而逐步塑造孟子完善的人格。
关于“孟母教导孩子”的记述,首见于西汉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以及刘向编纂的《列女传》。在南宋末期,王应麟编撰《三字经》时收录了“从前孟母,选好邻居居住。孩子若不学习,便剪断织布机”的内容,此后孟母教子的故事就变得非常出名,并且流传得更加普遍了。
元贞元年,即公元1295年,邹县尹司居敬依据民间流传的故事,于邹县城东南角重建了孟子曾经居住的地方,接着又修复了子思书院。明代嘉靖27年,即公元1548年,孟氏子孙于孟子故乡凫村,再次修建了“亚圣祖妣祠堂”,并将其命名为“近墓之居”;清康熙52年,也就是公元1713年,孟氏子孙依照传闻,在邹县城西庙户营建了“孟母三迁祠”,称作“市傍之居”。
孟母在教导孩子时,总是依据客观情况,非常看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并且以身作则,从细微处着手。她的育儿方法,反映了当前的教育思想,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到现在依然能为父母们提供借鉴。
当地政府会继续搜集孟母教子传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采用文字、录音以及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这一传说进行真实、全面且系统的记录。以“孟母教子传说”为蓝本,着手创作戏剧作品,同时编排音乐和舞蹈节目,并且制作Flash动画短片;此外,依据《孟子》七篇里的成语典故,逐项构思短剧剧本,举办与孟母教子传说相关的绘画展览和展示活动,编纂面向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旨在让这一珍贵的精神遗产获得更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