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简历:1935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现任香港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院长。 他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先驱。 创始人之一,当选为美国西方经济学会主席。 1969年,他以题为《佃农理论——对中国农业和台湾土地改革的参考》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1991年,他作为唯一一位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受邀参加1991年经济学家论坛。 诺贝尔颁奖典礼。
“如果秦始皇陵开放,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将达到25亿元。” 连日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网上连续发帖称“秦始皇陵开放时间到了”、“秦始皇陵经济分析”。 博客文章,为秦始皇陵开陵提前算好财务账目。 顿时,张五常的惊世之言迅速引起网友热议:现在的技术能确保皇陵的开启万无一失吗? 如何保护出土文物免受氧侵蚀? 有考古学家指出:“秦始皇陵墓何时开启,是否开启不应该由经济学家来决定,而应该由考古学家来验证。”
建议写博客的时候打开秦始皇陵
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文章《开秦始皇陵》于10月6日首次在新浪博客发表,立即被推荐到博客首页并做成专题。 张五常在文章中写道:秦始皇并不容易理解。 一方面他有很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他又紧张,非常紧张。 据记载,始皇帝陵的修建历时39年,动用70万多人。 为了保守秘密,许多坟墓的建造者被杀害或被迫与他们合葬。 秦始皇陵面积50平方公里,现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始皇帝陵墓对人类文化的启发应该比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都大。” 张五常说,当他看到墓地大山的外观时,他想知道里面的设计是什么样的,里面放着什么样的东西。 事物。 而且像他这样愿意花钱去秦始皇陵,近距离看看两千多年前的中华文明的人还有很多。 赚到这样的钱,对社会、对世界都是有益的。 也许西方的先生们会更加尊重我们的过去。
“大家都说始皇陵之所以不打开,是因为如果打开了,就会被氧气腐蚀,一些文物也会受到损坏。问题是,如果不打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才有价值、正确地为社会做出贡献,问题是什么时候开放。” 张五常还表示,现在正是开放秦始皇陵的好时机。 技术没有问题,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稳定繁荣时期。 始皇陵里的东西是炎黄子孙的公共财产。 没有人能拥有它们,但看看应该很有趣。
预计每年门票收入25亿
随后,张五常在博文中算了一笔秦始皇陵开放的经济账:去年西安旅游游客24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7.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78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人均到西安消费620元,国外游客人均消费4200元。 参观兵马俑的游客仅占游客总数的8%。 “如果开放秦始皇陵,参观的人肯定比参观兵马俑要多很多,因为秦始皇陵里有难以预料的事情,但陵园有50平方公里宽,即使是空荡荡的,还是很难走过那座珍贵的坟墓。”
张五常说,如果安排得好,秦始皇陵每年可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 按每人500元计算,每年门票收入25亿元。 按5%的长期利率计算,门票收入现值为500亿元。 因此,开凿始皇陵给西安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开陵和维护陵墓的全部费用。 而且,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陵的开放,将带动西安经济,将其发展成为经济中心,从而间接带动洛阳、郑州、开封等地的城市活力,最终有利于西部大开发。
张五常回应网友提问
张五常的言论发布到网站后,迅速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他们每天收到超过 100,000 次点击。 最高峰时,一小时内就有超过 40,000 人阅读。 总访问量已超过23万人次。 帖子评论 人们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和反对。 其中,支持者表示,现在确实应该打开,因为秦始皇陵充满了神秘色彩,打开它肯定会给世界一个很大的惊喜。
但也有很多人反对打开秦始皇陵墓。 网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和防护问题上。 有网友表示,我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是很发达。 例如,兵马俑原本是彩色的,但由于缺乏良好的保护措施,变成了黑白的。 而且开挖前需要搭棚,跨度是技术问题; 此外,秦始皇陵内充满了水银。 水银如果不妥善打开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550平方公里的面积可能寸草不生。 网友“君”甚至指责现存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唐代程咬金、尉迟恭公、魏征的墓葬均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 据说已经没人维护了,还是保留现有的文物比较好。 现在,我们来谈谈开放的问题。
对此,张五常表示,其实反对者的主要原因是祖先的坟墓不应该被打扰,以及防止氧侵蚀的技术不到位。 这不再是不干涉的理由。 既然兵马俑是始皇帝陵的一角,说不干涉就已经让人不安了。 至于说“氧气会腐蚀文物,不能打开,防止文物受损”有道理,但他表示,接触或暴露后颜色会发生变化。 当接触氧气时,它会变成主要的彩陶,并且在适当的保护下可以长期使用。 (泰晤士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