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大蜀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近期整治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合肥市“城市绿肺”未来描绘了新蓝图。 ”。 根据规划,大树山将成为以山地森林资源为特色,以攀爬、休闲娱乐、观光游览为主要功能,兼具森林体验、科普教育、文化纪念等功能的综合性休闲森林公园。 将应用于国家重点公园。
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四季风景如画
大树山虽然绿化充足,但植被多为次生林,缺乏优质观赏树种,古大树少,景观性不强。 提升大蜀山景观效果是规划的重点之一。 规划在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上,按照春夏秋冬打造“不同季节的季节群落”。 其中春季以桃花、樱花为主,夏季以荷花、合欢、槐花为主,秋季以银杏、枫树为主,冬季以梅花、雪松为主。 。
同时,作为合肥市中心区唯一的制高点和省级地质公园,大蜀山今后将被打造成合肥登高、观远、休闲、锻炼的好去处,预计将增加壁画花园等与地质科普相关的小型主题公园。 、雕塑园等
设计多条独特的旅游线路
规划还将大树山划分为山林旅游区、树峰湾旅游区、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区、开福寺祈福区、野生动物园科普旅游区、文化墓地纪念区、生态密林旅游区等功能分区。 。 (包括樱花林等特色植物主题景区)、露营拓展区(特色水滨花园、桃园,配备拓展运动、露营设施)、湿地生态科普区、健身娱乐休闲区。
以这些区域为基础,规划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如健身健身线路、自然观光线路、文化体验线路、休闲休憩线路、科普线路等,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关线路。自己的需要。 在游览方式上,大蜀山旅游将以电瓶车路线和自行车游览为主,体验绿色、休闲、健身等特色。
完善中外游客配套服务
本规划近期重点目标是完善大树山道路、配套设施等设施。 其中,重点建设安徽名人堂东北部主入口和枫林路中段祥云广场主入口。 东北主入口将强化安徽名人堂徽派建筑风格,将其改造成具有咨询、餐饮、食堂、医疗救助、卫生间、应急储备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 祥云广场新增生态建筑游客服务中心,内有卫生间、食堂等设施。
除主入口外,园区各次入口规划有13个食堂,设计为小型综合建筑。 公园内还将设置约2200个座椅和凳子,相邻座椅和凳子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不超过800米。 公园内的滨水场地和服务站还应设置以石材结构为主、色彩、材质与环境相融合的休息亭、廊。
停车位方面,规划16个停车场,共计2583个停车位,主要集中在玉兰大道东区及野生动物园入口、大树山文化墓地及部分分入口,临时停车位6个沿枫林路设立区域。 ,适合旅游高峰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