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葬分为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
什么是古树葬?
古树葬是人死后,用草席裹住遗体,悬挂在林中树枝上风干。因此,古树葬又称“木葬”、“风葬”、“悬葬”、“吊葬”。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这种葬法稍加改良,用棉布或木棺代替草席。
古人认为,树木是自然界最纯洁的生灵,人源于自然,死后也应回归自然,因此把尸体挂在树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回归自然。
另一种说法是,人类最初是为了躲避野兽而夜宿在树上,所以人死后,他们的后代就会让他们回到树上,而尸体风干后从树上掉下来,也作为树木的肥料。
在我国古代,很多地方都实行树葬,西藏至今还保留着这一古老习俗,但西藏的树葬非常神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树葬,只有过早去世的孩子才有资格。
当地民众认为,孩子的心灵最纯洁,尚未受到世俗污染,没有罪孽,所以有资格与大自然中的树木融合,并希望孩子来世能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而成年之后,他们开始有罪孽,所以必须“天葬”,没有资格“树葬”。
如今,西藏波密的珞巴族仍实行古老的树葬,树葬位于川藏线上的卓龙沟。如果你够勇敢,可以去那里看看神秘的树葬。在那片神圣的林区,有很多树葬,通往树葬的路上挂满了经幡。穿行在树林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树上放置着不同的装尸体的容器,有木棺材、塑料桶、背包、泡沫箱等,有的直接用厚布包好,直接绑在树上。树上还挂着很多小朋友的玩具或者衣服,这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希望这些东西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虽然安放遗体的容器不同,但不变的是父母对英年早逝的孩子的爱。虽然有些棺材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倒塌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回归自然,与自然彻底融合,这是最好的安排。
什么是现代树葬?
现代树葬的理念还是以古树葬为基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树还是树,只是尸体不挂在树上,而是骨灰埋在土里,没有坟墓,只栽种一棵树,周围栽种花草,让树代表坟墓,既环保又节省土地资源。可以在树旁刻上碑文,纪念先人,也可以在树上挂牌子,也有专门的地方烧蜡烛纸钱、放鞭炮,但以后会逐渐过渡到供奉鲜花水果。
现代的树葬有两种,一种是留骨灰,一种是不留骨灰。如果骨灰需要留,就放在骨灰盒里安葬,如果骨灰不需要留,就埋在可降解的特制骨灰盒里,过一段时间就会和土壤彻底融为一体,也可以直接撒在土里再植树。两种方式都实现了古人说的“安息”,树葬也省了不少安葬费用。
有人发明了“树葬植入物”,并申请了专利。操作也很简单。在直径30多厘米的树干上挖一个洞,然后用不锈钢罐装满骨灰,放入树洞中。最后涂上药物治愈植物伤口,再用树皮封住。
笔者认为,这种“植树葬”不仅对树木有伤害,骨灰的安放也并不理想。树木只能容纳一点点骨灰,那么多余的骨灰该如何处理呢?因为树木在大自然中,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枯萎,也可能被台风吹倒,那么骨灰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树木要砍伐,骨灰该如何处理?几百年后,如果有人去山上砍树,砍伐过程中出现骨灰盒……
笔者觉得最适合的还是树葬。一排排生机勃勃的树木代表着子孙后代对祖先的纪念,枝繁叶茂的树木代表着祖先以另一种形式活在亲人心中。不仅环保,还非常节约土地资源。喜欢我的,请点赞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