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志公公路,寻根海陆丰
6月28日至7月2日,重庆市渝中区致公党青年委员会组织青年党员干部赴广东开展“重温致公路、重温致公党史”活动,党员参观了司徒美堂故居、陈炯明历史博物馆、致公党中央旧址等展览馆,瞻仰了陈炯明墓,回顾了致公党历史,深入了解了致公党的发展历程。
参观司徒美堂故居
广东开平是司徒美堂的故乡,也是致公党渝中区委青年委员会重走致公路的第一站。司徒美堂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在国外时致力于保护侨胞,革命时期积极募捐、捐款支持革命,建国后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侨务工作。“洪门老者,一生爱国”,是对这位侨老的最高赞誉。(图为党员在司徒美堂故居合影)
在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重温党的历史
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坐落在一栋新装修的民国西式建筑内,楼内陈列着照片和一些历史文物,展现着致公党的发展历史。这里是致公党前辈们奋斗过的地方,窗外的影子还在,仿佛前辈们忙碌的音乐和照片还在。(图为致公党广州市委陪同致公党渝中区委参观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讲解员为党员讲解党史。)
参观陈炯明历史博物馆,缅怀陈炯明先生
惠州陈炯明历史馆展示了陈炯明早年生活、参加清末革命、督办广东、反对袁世凯、创立致公党等历史事件。他是致公党第一、二任总理。他积极组织致公党,推动党务,整理党内事务,使致公党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即使在经济极其贫困的时候,陈炯明依然不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诱惑,保持了爱国者的高尚品格。
(图:党员代表参观陈炯明历史纪念馆。)
寻根海丰 缅怀先辈
在海丰县,我们参观了陈炯明县长官邸、红宫、红场,在文天祥名人园瞻仰了致公党领袖雕像。海丰是致公党三位重要领导人陈炯明、陈其有、黄鼎臣的出生和成长之地,也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地。因此,把海丰作为“重温致公路”活动的最后一站,意义十分重大。在这里,党员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和致公党不怕牺牲、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事迹。新中国的成立和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是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和人民激情奋斗的结果。
(图为党员与陈炯明雕像合影)
(在红宫和红场拍摄)
(图为在中国致公党汕尾人文历史陈列馆合影)
从开平到海丰,从广州到惠州,党员们追随致公党早期领导人的奋斗历程,重温一代代海外华侨华人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热情支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党员们表示,在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致公党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致公党“侨”特色,团结一心,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致公党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