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安吉龙山源陵园

   官方热线: 021-55381115

   24小时热线:187-0194559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55381115, 187-0194559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陵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章太炎:为杜月笙撰写《祠堂记》并封其徒弟为“王”的人

发布时间:2024-07-26 09 浏览: 127

1月12日是我国著名学者章太炎(1869-1936)诞辰150周年。作为我国清末民初学术界的杰出人物,他的事迹广为人知。近日,笔者从茫茫史海中挖掘出一些章太炎鲜为人知的轶闻趣事,反映出他师的风范和处事之道,整理成书,供读者欣赏和纪念。

献给湘西第五任统帅的诗

护法运动期间,章太炎担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由于军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激烈,章太炎请求为军政府寻求外援,前往云南与云南军阀唐继尧联络。此时,湘西各部队东进常德、澧县,参加与北洋军的作战。后来,由于湘南政局变化,这些部队相继撤回湘西。其中,田应照、张学济等部队驻扎在沅陵。

据《潇湘叙语》记载,田、张等部队为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便与云贵川救国军总司令唐继尧取得联系,将湘西各部队改编为湘西救国军。唐继尧任命田英昭为第一军军长,张学济为第二军军长,胡英为第三军军长,谢重光为第四军军长,林德宣为第五军军长。这五个军中,以田英昭势力最大,约有六七千人,有枪炮。因此被称为五军总司令。

田英照,湖南凤凰人,少年时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日本期间与孙中山、章太炎等有交往,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田英照率部攻占雨花台,收复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因战功卓著,升任第二十混成旅团司令。护法年间,田英照任湘西护法军第二路总司令。

这时,章太炎正从云、川、贵三州东归,路过沅陵,前去拜见田英照。二人是故交,田英照设宴欢迎章太炎。次日晚上,田英照便与张学济、胡英、谢重光、林德宣、参谋长陈渠珍等一同前去拜见章太炎,征求他的意见。章太炎趁机与他们谈话,要田英照等人忠心拥护孙中山,坚决护法,打倒军阀,统一国家。并勉励他们要与民和睦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内讧,为地方和人民谋幸福。他还即兴作了一首诗:

“闻林、张、谢三人多年未散,低头见英昭,见胡瑛面容如佛。”章太炎巧妙地将五位统帅的名字嵌入诗中,十分有趣。其中,因田英昭说话时常低头,而胡瑛面容圆润犹如弥勒佛,诗中的说法便应运而生。五位统帅读到这首诗时都哈哈大笑,进一步改善了彼此的关系,章太炎顺利归来。

与蒋介石相遇并礼貌地拒绝帮助

据《海上春秋》记载:1929年前后,章太炎侨居上海,以卖书为生,经济状况相当拮据。是年春,应杭州昭庆寺方丈的邀请,章太炎携夫人汤国礼、弟子陈宝康、后来成为上海名医的陈存仁等,到昭庆寺小住。一天,章太炎携夫人、弟子到杭州名店“楼外楼”喝酒。“楼外楼”老板见到国学大师,殷勤招待。然而章太炎只点了醋拌鱼、东坡肉、蜜汁火腿三个菜。老板看到菜单,说:“大师太节俭了,这些菜不够吃。”上菜时,主动加了不少名菜。章太炎并不在意。 饱餐一顿后,他看到隔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纸墨笔砚,便起身拿起笔问店主要写什么。店主回答说:“我只要你的字,你帮我写吧。”于是章太炎便仿照张苍水的体例,写了一首自杀诗,字迹长而优美。

章太炎写作之时,蒋介石、宋美龄也在杭州市长周象贤的陪同下上楼坐下,如同常客一般。楼内当时没有其他人。蒋介石一行还点了三个菜,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一边欣赏。双方都没有打招呼。蒋介石夫妇从来不喝酒,饭后便站起来。临走时,周象贤悄悄对蒋介石说,那边写字的人就是章太炎。蒋介石走过来问:“太炎先生,您好吗?”章太炎却不住笔,回答说:“很好,很好。”蒋介石问他近况如何,他笑着说:“我靠笔养家糊口。” 蒋介石说:“我等你们,送你们回国。你们在杭州有什么事,随时可以叫乡贤来办,他都会替你们办。”章太炎连连说:“不用了,不用了。”并坚持不坐车。蒋介石无奈再请别人,便将自己的随身手杖送给章太炎作纪念。章太炎对手杖十分满意,拿在手里,向蒋介石夫妇道谢,便告辞了。

据说后来楼外楼的主人从章太炎手里得到这幅墨宝,以二百银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之后又几经转手,抗战时期,这幅墨宝被卖了两根大金条。

为杜月笙撰写《祠堂志》

在上海期间,章太炎有时替友人写字,以赚取一些收入,但友人请他写字时,他从不索要钱财。一些纸扇店代他收书信。由于他不宣传自己的书法,所以来请他写字的人并不多。每个月只有几个人请他写寿序、墓志铭等。一切都由他的妻子汤国丽打理。有时汤国丽收了钱,但当章太炎对请字人不友好时,她仍然坚持不写,这常常使事情变得非常尴尬。

据《海上春秋》记载:1931年,上海“名士”杜月笙的浦东高桥家庙落成,向当代名流求书法。当时章士钊担任杜家顾问,建议一定要请章太炎亲自撰写一部《高桥杜家庙志》,以示家族永保,世世代代辉煌。但章太炎是开国名士,性情高傲,一时未必能让他写字。杜月笙想到绰号“闹天宫”的侠客徐福生。清末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捕入狱时,两人长期在狱中,患难与共,因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借着这个关系,杜月笙便让徐福生带上一千两银子去乞讨。章太炎见到“闹天宫”的福生,十分客气,奉上香烟和茶水。但听说要他写《庙录》,便断然拒绝。徐福生无功而返,婉言谢绝。

杜月笙

后来杜月笙还是不死心,又想出另外一个办法。他知道他手下有个年轻中医叫陈存仁,是章太炎的得意弟子,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能言善辩,深受章太炎夫妇的喜爱。于是他让陈存仁趁机出谋划策,完成这个任务。

一天,陈存仁对章太炎说:“太史公在《史记》里写了《侠客列传》,杜月笙也是当代一位热心助人的侠客,老师应该为杜月笙祠的落成写一篇文章。”章太炎见陈存仁说话,便问起了杜月笙的生平。陈存仁趁机列举了一些杜月笙传奇般的善举。

章太炎身为读书人,有浓厚的名士习气,在妻子汤国丽的鼓励下,深受感动。陈存仁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在书桌上铺了一大张宣纸,上面写着:“老师的仙言,应该写成横卷,作为他们家祠堂的镇馆之宝。”章太炎沉默不语,只是思考了一会儿,并没有动笔。一边抽烟,一边写字,不到四十分钟,一篇长文就写好了。送到杜家后,先请章士钊审阅。他看了,大加赞赏,说:“值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杜月笙听后很高兴,从此对陈存仁刮目相看。

封五弟子为王

章太炎才华横溢,师出同门,弟子众多,其中最得意的有五个学生,有一天,他兴奋不已,把这五个学生称为“五王”。

据《孤山诗令》记载,最早被点名的是黄侃,又名季刚,是一位法学家、古文学家。章太炎称他为“天下奇才”,封他为“天王”。陈伯陶曾说:章太炎弟子中,唯有黄季刚能辨明老师言辞的对错。黄季刚曾说:太炎先生出书太早,所以不纯粹。

诗人王序被封为东王;史学家朱棣被封为西王;史学家、语言学家吴承时被封为北王;语言学家钱玄同被封为翼王。当时有人问章太炎:在五大弟子中,钱玄同名声大噪,为何被封为翼王?章太炎笑着说:“因为他常常喜欢造反,谋求独立。”原来,钱玄同成了现代文学派的一员,而章太炎还是古代文学派的一员。他们学术观点虽然不同,但师生关系还是很好的。章太炎“分五王”后,钱玄同也对别人说:“你们既然封我为翼王,我就要做‘石达开’,但我的人生路上,永远不会有一条大渡河。”

1932年2月,章太炎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他的四位学生黄继刚、钱玄同、吴承时、马毓昭站在老师两侧,轮流在黑板上替他写字。

高桥镇杜氏祠堂_高桥杜氏祠堂记_高桥杜氏祠堂记全文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55381115
24小时咨询热线:1870194559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55381115

187-019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