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钱承熙
如果你是文物古迹爱好者,你可能知道网络上活跃着一个叫“花谷”的团队。他们的网站“中国遗产地图”以及同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和小程序标记了全国近400个地市的国家级保护和省级保护文物的位置。几年来,他们帮助无数爱好者寻找古迹、分享信息,也让他们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就在今年3月,花谷团队推出了第一本书《寻踪南京》,利用多年寻找南京文物古迹的成果,打造出一本美观实用的南京文化保护手册。
作为六朝古都、明朝故都,南京确实拥有很多古迹,有些古迹很有名,但有些古迹就在你身边而不被发现。本书不仅展现了古都南京的全貌,39条旅游线路连接了200多个文保地点,而且以简洁详实的信息、清晰完整的图片以及开放等指南式信息,呈现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全貌。时间和导游。 ,也让人“蠢蠢欲动”,想要一一探访。
论文-民间地理采访了《寻找南京》的主编王腾。作为南京仁和和华谷的早期成员,他与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制作过程背后的故事。
南京痕迹: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指南/花谷南京团队编写;南京出版社; 2021年12月
澎湃新闻: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花谷团队和您的工作吗?
王腾:花谷全称是“中华遗产地图”,是一个“互联网+文物古迹”的数据平台。 2014年,我们南京的几个朋友都有一个到野外看文化遗产的爱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导师:朱鹤先生80年前写的《金陵考古三型》—— 《金陵考古》《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相册》《建康兰陵六朝墓葬图考》。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花了两年的时间,几乎利用所有周末,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保护情况一一进行了普查。
朱鹤先生
这样,我们手头就有了大量文化遗产的位置信息和图片。由于南京的很多文化保护地都分散在郊区,很难找到,我们想如果以后有其他爱好者参观的话,我们可以分享这些信息。团队里正好有研究计算机科学的人,比如创始人邵胜海就是计算机专业的。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做了一个叫“金陵文化遗产”的网站和手机应用,大家都觉得非常好。促销活动开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找我们,问我们是否可以开放一个端口,让他们也可以这样做?就这样,逐渐蔓延到全国。
目前我们花谷平台有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小程序。您可以使用它进行图片导航、签到、分享图片和信息。它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点。首先,非常适合发现你身边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普通市民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自己社区或者工作地点附近的一些。其实有一些是他们多年来经常路过的。 ,但不知道文保单位。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希望大家保护家乡、关注身边的文物,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城市,普及本土化的文物。
另外,如果去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出差,可能会有半天到一整天的空闲时间。您还可以打开花谷看看附近有什么,快速制定行程计划。
移动应用程序对古迹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澎湃新闻:《南京痕迹》应该是花谷团队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让你想写一本书?书籍内容和移动应用程序有什么区别?
王腾:重要原因之一是花鼓的受众群体很大一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退休了,有时间到处旅游。但他们不太擅长使用智能手机,希望有一些纸质媒体。
另外,经过七八年的积累,由于我们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贡献内容的共创平台,所以数据平台的内部数据已经变得非常丰富。比如花谷有一个功能叫“足迹”,相当于文物的朋友圈。当人们去到某个文物古迹时,可以留下当时的照片和思念。慢慢地,我们发现这个功能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文物历年来的变化,以及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图像,以及一些文字数据的积累。我们只是想利用好这一点,系统地整理和总结,让大家能够对每个城市的文物古迹有更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开始制作《追踪城市》系列。因为花谷的大本营在南京,所以第一本书我们就选择南京来测试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于是我们就想到将这些年来所有的优秀成果汇集起来,出版一本书。成为阶段性总结。于是就发表了这篇文章。
“足迹”提供时光机功能
澎湃新闻:南京是六朝古都,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其文化遗产的分布和保护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吗?
王腾:南京的六朝、明代、民国文物最为丰富。来南京,要么看城墙,要么看六朝石刻,要么看民国建筑。这些基本上就是南京的文化名片。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很好。大多数文物的信息和位置可以在文物局网站上找到。
但也有一些郊区文物,特别是古代遗址,表面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痕迹。它要么只是回填,要么是一些土堆。找到这些文化遗产有点困难。你可能需要问问当地人。这些地方也是我们规划的重点,可以使用我们的导航功能找到。虽然很多地方的最后100米都是土路、小路,但是根据我们的标记还是可以找到的。
澎湃新闻:书中设计了39条旅游线路。能介绍一下设计思路吗?
王腾:《寻找南京》不仅仅是一本精美的地图集,我们也希望它能成为一本人们可以随身携带去游览的参考书,所以我们在策划的时候就在想如何去组织南京的路线。南京。 。南京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我们用他们把他们连接起来,把南京划分为40个区,用每个区的国安(六合区没有国安,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个省安)来引导他们。区域内有省级保险、市级保险、县级保险。每个区域半天到两天就可以涂完。这样,就可以慢慢覆盖整个南京了。
书中设计的区域规划
澎湃新闻:对拍摄的照片有什么要求?比如角度、季节等。你更注重全景还是细节的呈现?
王腾:很多喜欢文化保护的人都是摄影专家。我们在收集这张图片的时候,可能提交了10000多张图片,最后我们选出了600多张图片。其实这个过程也是相当麻烦的。有些人技术不太熟练,或者像素低,或者手机摄影不能用。最后我们想了几个办法。一是所有文化保护都必须有航拍。这一年来,我们增加了很多航拍,让大家对文物有一个“上帝视角”的整体了解。
航拍阳山古迹可以提供平时看不到的全景角度
而这些小细节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采用夜间拍摄的方法,利用闪光灯使周围环境变暗,突出主体。效果就像把文物搬到摄影棚去拍摄一样。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平时白天去现场时由于光线的原因看不清楚的细节。 。